- 時間:2023-04-11
- 點擊:0
-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中國經濟新聞網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4月9日發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為89.3,比去年四季度上升1.3點,升幅為2020年四季度以來最高。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馬彬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分析認為,一季度我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大幅回升,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原因:一是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對樣本企業開工率的調查顯示,一季度末,開工率在75%及以上的企業占55.95%,比上季度上升25.15個百分點。二是國內市場需求明顯改善。一季度,8個分行業指數均比上季度明顯回升,其中,住宿餐飲業、交通運輸郵政倉儲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軟件業、房地產業和社會服務業指數環比分別上升2.1、1.8、1.7、1.3和1.3點。三是市場預期明顯恢復。一季度,宏觀經濟感受指數、綜合經營指數和效益指數上升較為明顯,環比分別上升2.5、2.0和1.6點。在調查的8個行業中,國內訂單指數和銷售量指數均有上升。此外,企業擴大再生產的投資意愿有所回升,投入指數比上季度上升1.5點。
在馬彬看來,雖然一季度國民經濟發展實現平穩開局,企業經營環境明顯好轉。但是我國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總量性、結構性、周期性矛盾交織疊加,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依然存在,經濟企穩向好內生動力不強、基礎尚需鞏固。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困難仍不小,發展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比如,8個分行業指數仍處于景氣臨界值100以下,這說明尚未恢復到景氣區間,回升基礎仍需加力鞏固。目前企業面臨的困難主要是市場需求不足、現金流緊張、用工成本高等。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研究員馬淑萍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目前中小企業仍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比如市場不確定性較大、中小企業融資難、中小企業被拖欠賬款問題也較為嚴重等。有的大企業利用優勢地位惡意拖欠下游企業賬款,尤其是建設工程項目拖欠情況最嚴重,企業普遍反映近年來應收賬款大幅增加,而且央企和國企大量使用承兌匯票,造成企業資金嚴重緊張。中小企業受新技術沖擊大,面臨轉型升級的壓力。
為激發中小企業活力,改善中小企業發展預期,馬淑萍建議,一是貫徹落實《中小企業促進法》,健全中小企業服務體系,鼓勵中小企業創新,進一步縮小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的發展差距,形成良好的發展生態。二是積極為中小企業開拓市場,通過政府采購、招投標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三是加大政府擔保作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健全我國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發揮再擔保機構作用,優化問責機制,讓更多商業銀行敢貸真貸,對優質企業實行長期貸款。四是推動依法依規解決中小企業拖欠問題。加強我國反壟斷法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進一步完善《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條例》,保障中小企業利益。同時,加強誠信社會建設,鼓勵政府和國有企業帶頭,嚴格守法履約合規,提高政府財政預算管理的硬約束。
“未來應以實質性改革舉措進一步改善中小企業發展預期、提振信心?!瘪R彬認為,要增強宏觀政策穩定性,保持紓困政策連續性,提升監管政策透明度和可預期性,幫助中小微企業恢復元氣。本報記者 周子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