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3-10-31
- 點擊:0
- 來源:
秋日的流沙河景區
本報通訊員 李明 文/圖
曾經,“風吹沙子飛,污水遍地流”是甘肅省臨澤縣的真實寫照。如今,6公里長的流沙河生態景觀河道穿臨澤縣城而過,“串”起張掖丹霞世界地質公園和黑河濕地,儼然一派江南水鄉風光。
隨著水生態修復治理加速推進,臨澤縣近年來逐步實現由“臟”到“凈”、由“凈”到“清”、由“清”到“美”的美麗嬗變,河流暢通了,濕地多了,環境更美了。
市民張大爺每天晚飯后都會和家人到流沙河畔的西游文化主題公園散步。“走在河道岸邊,吹著涼爽的風,看著清澈的河水和搖曳的楊柳,身心非常舒暢?!睆埓鬆敻锌?。
砂場遍布,垃圾成堆,污水橫流……由于缺少有效的保護,流沙河一度成為臨澤“臟、亂、差”的代名詞,直接影響群眾生產生活和城市形象。
改變從2018年開始。這一年,隨著流沙河綜合治理工程的全面完工,流沙河污染問題得到根本性解決,水質由Ⅴ類提升至Ⅱ類,為生態產業發展和縣域水系連通注入了動能和活力。
臨澤的發展在“水”上突破,在“水”上發力。臨澤縣堅持“舉生態旗、做水文章、培育水系特色產業帶”的發展思路,通過實施流沙河綜合治理工程,集中打造集文化旅游、生態休閑、宜居宜業為一體的河道景觀帶,為臨澤生態園林城市建設增添“水”的底色。
沿著流沙河河道,丹霞山、生態植物園、音樂噴泉、主題雕塑、石林碑刻等特色景觀依次而建、首尾相連,串聯出了一條文化風情線。今年6月,流沙河成功創建為省級美麗幸福河湖,將河湖長制的制度優勢轉化為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優美河湖生態環境。
發生巨大變化的,還有位于流沙河下游的五眼泉河。岸邊的屯泉特色小鎮,在綠水青山的映襯中,盡顯詩情畫意。
“過去五眼泉河周邊隨處可見生活垃圾,污水橫流?!迸R澤縣水務局副局長徐德亮說,通過實施水系連通及農村水系綜合整治項目,沿五眼泉河打造人工濕地、溢流壩、百花溪、水車、木棧道等生態景觀,因水而美的鄉村畫卷徐徐鋪展。
家住五眼泉河邊的臨澤縣鴨暖鎮古寨村村民王宏斌,是螃蟹養殖大戶。今年,王宏斌帶領鄉親們養殖螃蟹,產量超7000斤,銷售額突破50萬元,昔日的“臭水溝”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聚寶盆”。
在王宏斌眼中,這些變化得益于農村水環境的全面改善。臨澤縣近年來依托水豐多澤的自然條件及生態治理形成的廣闊水域,發展“富鍶蝦”“富鍶魚”“富鍶螃蟹”等生態水產養殖面積8000多畝,一條發展水經濟、激活綠色共富的“活水”之路在臨澤蔚然鋪就。
地處戈壁灘中的臨澤縣,正在水的潤澤下煥發更加蓬勃的生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