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8fh4y"><object id="8fh4y"></object></button>
      <th id="8fh4y"></th>
      1. <button id="8fh4y"><mark id="8fh4y"></mark></button>
      2. 紀錄片《大敦煌》——講述文明交流互鑒故事
        • 時間:2023-11-01
        • 點擊:0
        • 來源:甘肅日報

        【視界】

        紀錄片《大敦煌》——

        講述文明交流互鑒故事

          李樂 劉康龍

          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在紀錄頻道推出4集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大敦煌》。

          該片把目光聚焦到敦煌文化之上,通過把敦煌作為一個史實例證尋找文明元素和文化符號,用宏闊的國際視野、真實的影像紀錄、豐富的歷史資料呈現和講述敦煌故事,探索文明運行邏輯,展示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展現東西文明的交流成果。

          紀錄片《大敦煌》共4集。第1集《何以敦煌》,通過考察敦煌城、郵驛系統、河西走廊守衛體系的建造過程,以及中原儒道文化的西漸和農耕生活方式的確立過程,表明只有在強大國力的支撐下,才能興起敦煌這一座絲路重鎮,才能為東西方文明在敦煌的對話、碰撞、交流融合奠定堅實的基礎。第2集《敦煌密碼》,通過對“三兔共耳”圖案、飛天演化過程、敦煌星圖等背后故事的探尋,找到東西文明共有的文化基因、文化密碼,表明對星空世界、人生哲理、審美取向的探索和向往是人類共同的價值追求。第3集《文明舞臺》,通過粟特信札、胡旋舞、敦煌服飾、藏經洞絹畫刺繡、第一本雕版印刷書籍等,展示了一個文化繁榮、思想開放、商品豐富、風尚潮流的國際文化大舞臺,表明我們今人的命運和古人的命運一脈相連,也表明當今社會整個人類命運息息相關。第4集《再造敦煌》,把時間線拉回現代,通過講述敦煌樂舞復制、敦煌壁畫復原修復、敦煌石窟克隆、“數字敦煌”、文物回歸等工作,承續過去、觀照當下、走向未來,展示今天對敦煌文化的守護與傳承,以及敦煌文化對今天文明交流交融發展的啟示。

          紀錄片宏大的敘述結構,讓我們為央視紀錄片制作團隊高超的業務水平和傾力用心的創作態度感慨時,也不禁為中華文明體系下誕生的敦煌,以及歷史底蘊雄渾厚重、文化內涵博大精深、藝術形象美輪美奐的敦煌文化而感到自豪?!岸鼗臀幕永m近兩千年,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大、延續時間最長、內容最豐富、保存最完整的藝術寶庫,是世界文明長河中的一顆璀璨明珠,也是研究我國古代各民族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藝術的珍貴史料?!倍卣?,大也;煌者,盛也。敦煌:輝煌盛大之意。敦煌當之無愧于這個稱號,透過歷史,我們要思考為什么歷史選擇了敦煌,敦煌又何以能夠成其大。

          一

          從今天的衛星地圖上看,敦煌并不是農耕文明理想的筑城之地,南北兩個方向是高原,向西是萬里黃沙,東邊距中原文明中心長安幾千里之遙;但同時它又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曾是扼守河西走廊的咽喉要道,進可以聯通西域,退可以守護中原。因此,當雄漢興起,霍去病擊退匈奴、張騫“鑿空”西域后,中原王朝便決定在這里建城。

          敦煌的誕生,來自于漢朝的戰略需要,然而維持起這樣一座邊關城鎮是艱難的。漢武帝經略西域,李廣利18萬大軍駐守敦煌,加之要建立的漫長軍事防御工事,以當時敦煌地區的自然條件和物產水平,根本無法負擔這一巨大的日常消耗,所需的糧草物資都需從中原運送,路途的遙遠加上陸路運輸的巨大損耗,所需的供養無異于天文數字,如果沒有漢朝的強盛,則根本難以承受。但僅靠中原供養也非長久之計,于是西漢王朝決定在這里興修水利、戍邊屯田。

          自漢以降,中原王朝雖幾經動蕩,但至唐800余年時間,往來于東西的商賈客旅,讓敦煌從來不曾沒落。直至大唐盛世,敦煌又一次迎來了它的高光時刻。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王朝,唐朝為敦煌的繁榮提供了一切的必要條件。中原文化的魅力、中原物產的豐饒、中原文明的興盛,讓西方來賓絡繹不絕,他們接觸唐朝的第一站就是敦煌,不同的相貌、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服飾在這里交相輝映,共同營造了敦煌的興盛,創造出璀璨輝煌的敦煌文化。

          二

          敦煌自誕生之日起,就是多民族交流、多文化交融之地,這種性格稟賦在人類歷史長河和世界文明史中也是不多見的。

          國學大師季羨林說過:“世界上歷史悠久、地域廣闊、自成體系、影響深遠的文化體系只有四個: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再沒有第五個;而這四個文化體系匯流的地方只有一個,就是中國的敦煌和新疆地區,再沒有第二個?!眱汕Ф嗄暌詠?,敦煌以其寬仁博大的胸懷與和平包容的氣質,讓多種文明在這里共生、共融、共存。敦煌為四大文明會面提供了平臺。眾多西域各國國王、質子、使者、商旅經由絲綢之路進入敦煌,他們在這里和當地人一樣受到了公平的待遇,他們的身份、語言、信仰、習慣、服飾在這里都會得到尊重。以服飾為例,在敦煌現存的45000余平方米壁畫和2000余身彩塑里,有帝王將相的宮廷服飾、有平民百姓的日常服飾、有邊關將士的軍旅服裝、有異域風情的外國服飾等,彼時的敦煌就像一個巨大的T臺,每天都在這里上演著國際時裝秀。

          三

          當各種文化在敦煌匯聚時,實現了彼此的融合發展,究其原因是作為敦煌母體文化的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根深葉大,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自從魏晉南北朝時期,西學東漸的過程在兩千年來就從來沒有停止過,敦煌是這個過程的第一站。莫高窟壁畫中的飛天最能說明這一現象,飛天源自印度,莫高窟早期的飛天是男性形象:身材粗短、上體半裸、腰纏長裙、肩披大巾,及至隋唐,已然形成我們今天熟悉的飛天,她們變成了符合中國人審美的女性形象:眉清目秀、身材修長、衣裙飄曳、巾帶飛舞。這樣的融合不可勝數,包含了哲學思想、文化風俗、飲食起居等方方面面,與此同時,來自中國的文化也從敦煌出發,向世界展示著中國的魅力?!叭霉捕钡膱D案在各類建筑和器物中被廣泛應用。它們最早出現在莫高窟302窟的天宮欄墻中,并在莫高窟17處藻井井心出現,之后順著絲綢之路一路向西?!兜赖陆洝氛f“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史記》說“數始于一,終于十,成于三”,漢代瓦當有三鳳紋,東漢石棺有三魚同首,等到了隋唐初期,三兔從敦煌起跳,成為中國文化影響世界的最好例證。

          回望歷史我們發現,當其他地域的文化途經敦煌匯入中原時,極大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當中原的文化途經敦煌傳入世界時,又極大豐富了世界的文化形態。敦煌文化的燦爛,是世界各民族文化精粹的融合,更是中華文明幾千年源遠流長不斷融會貫通的典范。正是因為中華文明有源有流、有根有脈的自立之本,光前裕后、開放包容的自信之基,與時偕行、革故鼎新的自強之道,才使中華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蕩中勇立潮頭、巋然不動。

          “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p>

          紀錄片《大敦煌》以促進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鑒、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用敦煌的視角認識世界,用世界的目光重讀敦煌,其播出正當其時。(本文配圖均為紀錄片《大敦煌》劇照)

        上一篇:沒有了
        99精品国产在热2019一级毛片_国产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_一本一道中文字幕无码东京热_影音先锋中文字幕亚洲资源站

          <button id="8fh4y"><object id="8fh4y"></object></button>
          <th id="8fh4y"></th>
          1. <button id="8fh4y"><mark id="8fh4y"></mark></button>
          2.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